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优秀22篇)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一篇
马年八月,我终于回了一趟想念已久的家乡。
风儿向我迎面扑来,她轻抚我的秀发,亲吻着我的红脸颊。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熟悉的味道——甜甜的桂花香和着咸咸的腊肉味,是一种我从没忘记的亲切与香甜啊!桂花的香依然是无法抗拒的香,腊肉的味依旧是令人沉浸的味!时光荏苒,家乡的味道依然是萦绕在记忆最深处的甜与美!
说一句老实话,我对我的湖南老家并不是很熟悉,只是依稀的记得一些事儿:小时候与姐姐自己做的爆米花,外婆做的味道浓厚的腊肉,还有家里的那只小狗——可是,就这些就够了,它们勾起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惦念,一次又一次的向往。“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繁重的学业偷走了我的五年时光,但我的心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多少次梦回,多少次惦念。现在,六年级的暑假,我回来了!
循着炊烟,慢慢地走近老屋。飘荡着腊肉气息的老屋,像是知道我要回来一样,静候已久。路上往来的人们悠闲地走着,脸上都挂着美丽的微笑。虽然老家的方言我不会讲也听不懂,但我能听出他们的快乐、恬静。这,便是我的老家,我魂牵梦绕的快乐老家!
夏日的老家宛如人间仙境一般,每天都会下一阵雨,滋养着大地,也滋润着我的心。你看呀,在这朦胧的细雨中,那绿油油的小草正闪耀着光芒呢!雨停后,挂在树上的小水滴晃来晃去的,像坐在禾叶上晃秋千呢!远远望去一圈又一圈的山是贝溪的特点。雨后的雾给山们披上了一件轻纱,飘呀飘的,好像在跳舞似的,多么像热带雨林中穿着草裙的姑娘呀,令人赏心悦目!那儿还有小溪,可捉鱼呢。只见人们捕鱼时的快乐与幸福,令我心生羡慕而无法自拔。那一声声时不时的回荡在耳边的笑语,如那四溢的鱼香牵引着我的情怀!
月是故乡明,味是家乡浓。家乡的味道,永远忘不掉;家乡永远是我心神向往的地方,永远是我梦中的天堂!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二篇
临近新年了,如果新年里不让每个人吃得痛快,那么干脆不要过年好了,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夸张,比如吃得胆囊痛什么的。
仔细想想,新年穿新衣的快乐已经日渐稀薄,剩下的快乐,是快快摆上几盘好菜!麦田里,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需要坐上很长时间的飞机、火车、汽车才能回到家乡,或者在地图上做一个巨大的位移才能呼吸到曾经熟悉的味道——咦?那难道不是楼下王叔做的糖醋带鱼的味道吗?那不是李婶家蒸糕的味道?……除了我们的心,只有胃才记得家乡。
而家乡之味,意味着某种善意的保守,经久不变的坚持,以及内心深处伴随终生的浓浓乡愁。那么,临近过年,就让我们想想家乡的味道吧。
正如你的感觉,许多家乡特有的食物、菜式正在一点点地消失,如果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承,——将来,我们怎样绘声绘色地对别人描述它们,怀念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演义,一幕故事,一个人与一群人灶台旁的影子。人生是吃出来的,味如心境。新年亦如此,冷灶或热汤,家家均有故事其中。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三篇
随着春节脚步临近,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而忙碌。闽南地区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那就是蒸碗糕!这不,一听妈妈说要蒸碗糕,我自告奋勇地要帮妈妈打下手。
只见妈妈先是从冰箱保鲜柜把提前一天发酵好的米浆取出来,发酵好的米浆,表面能明显地看到很多小气泡。妈妈往米浆里加入泡打粉,她一边搅拌一边对我说道:“涵涵,你把这些纸杯一个个放到蒸笼里排好,等我把米浆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倒进纸杯里啦!”我应了一声,开始忙活起来。
妈妈搅拌完后,开始往一个个纸杯里倒入米浆。妈妈每个纸杯只倒到大约六分满的位置,倒完又等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这时候米浆已经涨到七分满的位置。妈妈小心地把蒸笼放进锅里,先是大火蒸了十分钟,然后又焖了两分钟,碗糕就可以出锅了。
这时候的每个碗糕顶部都有四五个胀开的口子,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甜气息。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起来,刚出炉的碗糕热气腾腾的,一口轻咬,糕体软润,浓厚的米香盈满口中,味蕾也感受着糖的香甜。而碗糕的中间部分则弹性十足,细细咀嚼后唇齿留香让人回味。
妈妈看到我馋样,她笑着问道:“涵涵,你可知道为何每逢重要节日,闽南地区都要蒸碗糕吗?”我闻言一愣,脱口而出道:“难道不是碗糕很好吃吗?”妈妈乐不可支地为我解释了起来。
原来,碗糕的制作过程需经过发酵,人们取其“发”的寓意,象征发达、发财、发家致富,以此寄托心中美好的祝愿。此外,碗糕发得适当,旺火蒸,顶部就会有四五个胀开的口子,像一张“笑脸”,象征全家欢欢喜喜笑呵呵。由此,逢年过节吃碗糕的习俗一直从古代延续至今。
后来,从爸爸那得知,碗糕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糕点,代表的更是家乡的味道,它是所有在外打拼的闽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四篇
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还是那么深刻,它伴随我长大,伴随着我生活,那是家乡独有的味道,是我一生的味道……
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康县的面皮,如果你来过康县那你肯定吃过这里的面皮吧,如果你没有吃过,那你肯定是白来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逢集家里人都会去赶集,我首先就会向他们要一碗面皮,然后回家的时候总会提一大碗给我吃,那时候在家等面皮的心情和在家吃面皮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和幸福,直到现在都令我记忆犹新。
我喜欢面皮凉凉的感觉,吃到口里滑滑的,特别有嚼劲,它里面有各种配菜,比如:土豆丝、豆芽、黄瓜丝丝、白菜等,每一种配菜我都十分喜欢,它的配料可谓是特别的足,酸辣感很强,吃完之后都会有淡淡的蒜泥香味儿呢。
慢慢长大上了离家不远的中学后,离我心中的美味也越来越近了,学校就在我们村的那个镇子上,每当逢集我都会跑到学校外面吃一碗面皮。那时候没有太大的心愿,只希望天天都是逢集,天天都能吃到面皮,学校的饭真的枯燥无味。而逢集的面皮就是拯救我味蕾的最佳良药。
后来上了高中后,离家也有好几公里了,吃不到家乡的面皮了,不过面皮作为康县有名的美味,在康县的每一个地方当然都不会少的,这里也少不了面皮馆,而且还有好多家呢,味道虽然和家乡的有一点点差别,但还是很美味的,面皮的灵魂依然在。每到这里逢集的时候街上都会摆出大大小小的面皮摊子,这一幕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儿。
直到现在,一天三顿我至少有一顿是要吃面皮的。
我还真不想长大,不想走出家乡,不想走出康县,那样我就吃不到家乡的美味面皮了,离开家乡的味道我该如何成长。
家乡的味道——面皮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五篇
每个人的家乡都存在有不同的味道,但无论怎样,家乡的味道让每个人念念不忘。
生在家乡长在家乡的我爱这方田绿块,爱这风情万种的人,爱这浸润着悠久历史的古树,家乡的味道如同仙露琼浆滋养灌溉着我的心灵。我在家乡的味道下成长,这种味道刺激着我的味蕾,融入我的精神血脉。
家乡的味道是清泉的凉爽甘甜。甜在家乡人嘴角幸福愉快的微笑,甜在阿妈们清晨做早饭的第一炉炊烟里,甜在家乡前后金灿灿的果树上。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缓缓照进家乡,伙伴们争先恐后踩着小草,听着小鸟歌唱,一路上欢声笑语,外加一句“伯伯好”来到了充满书香味的学校。午后来个香甜的午觉,晚上伴着“多啦A梦”进入甜美的梦乡,周末邀上三五个伙伴去踏青,去秋游,去堆雪人。
家乡的味道是思念的鼻头酸楚,展望古今中外多少游子写下无数思乡思亲的诗句,记得马致远说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家乡的味道总能让游子们酸了鼻头,泪上眉梢。不是游子不懂游子的思乡之苦,现在我已长大,已出门在外,远在他乡求读,往往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的泪流满面,只能在酸楚的梦乡梦见家乡的味道。所以对于游子们来说,家乡的味道堪比老坛酸菜,酸入了每位游子的心窝窝里。
家乡的味道是每一分质量的劳苦。在农村,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当然,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也有许多的农民伯伯,他们靠自己的辛苦收获劳动果实,不是有这样一句话:“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都不是好汉”,所以农民伯伯们宁愿苦一些也没关系,他们开心就好。我的家乡也有贫困交加的苦命人家,但他们乐的平平淡淡平平凡凡,所以家乡的味道苦在家乡人的汗水里,苦在隔壁老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泪水里,苦在家乡人每一分的血汗钱上。
家乡的味道是淳朴的豪爽辣味,在湖南不是有这样一首《辣妹子》吗?所以我们家乡的女孩子也是辣妹子的辣,个个辣味十足,家乡的辣椒更是遍地可寻,可是孩子们喜欢“辣条”的辣,却不能承受碗里有一粒辣椒的辣,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家乡的辣,辣在酒香巷子里的酒家,所以,我的家乡人辣,辣椒辣,更有酒辣。
总而言之,我在家乡成长,体味着家乡的酸甜苦辣。
家乡,一个绵延千古的传说,一个神奇变幻的梦境。如诗如画的家乡,你是我心中璀璨的明珠,我会用一生来品尝你点点滴滴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六篇
我的家乡罗田,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别山腹地,秋冬季节,气候清寒,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说起家乡的味道,除了脆脆的板栗、甜甜的柿子、鲜嫩的野菜,最让我念念难忘的就是罗田吊锅了。
山乡土菜招远客,吊锅美名天下传。隆冬腊月,正值农闲,是乡亲们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候,因为可以开始吃吊锅了。近几年“罗田吊锅”作为特色美食亮相于黄州的街头。城里的吊锅从土吊锅推陈出新,吊锅下面是由一个铁架子,铁架子中间的火盆里燃烧的是无烟,无污染的人造碳。架子上面的铁锅挂在升降自如的铁钩上,锅里煮的食物五花八门,蒸腾的美味香气扑鼻。
每每在黄州吃着家乡的吊锅,就想起老家三叔公家的土吊锅了。三叔公家的吊锅我觉得是最最正宗的“罗田吊锅”。三叔公家在楼房旁另砌了一间厨房,厨房靠墙的一角,用土砖做了一个火塘,火塘上方的桁条上安一根能升能降得滑钩,火锅就吊在滑钩上。土屋的另一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树蔸子,这些硬柴可是烧火锅专备的。每逢回老家,亲朋好友围坐在火塘的四周,一碗自制的老米酒下肚,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接着,话匣子一打开,家长里短,乡间趣闻,无所不及。三叔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往火塘里添树蔸子,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吊锅里肥嫩的野干笋、美味的熏腊肉、腊鱼,地道的肉糕,金黄的炸豆腐,滑嫩的鱼丸子,再添上一碗香浓的土鸡汤,一起被锅下的柴火烧的咕嘟咕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屋外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屋内炉火正旺,美酒飘香。我一边心满意足地享用着美味的火锅,一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家乡人尽皆知的歌谣,用在此时是多么贴切!
家乡的春夏秋冬都有各种各样的野味美食,春天的地菜、香椿芽、春笋、荆芥茶叶;夏天的蕨苗、苦菜、马齿苋、枞树菇;秋天的板栗、甜柿等;冬天的吊锅、糍粑、各种干菜和野味等,它们具有家乡特别的味道,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除了美食,我常常会想念家乡的青山绿水:神奇险秀笔架山、醉人秋色九资河、避暑胜地天堂寨,无不令人魂牵梦萦。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欢迎朋友们来罗田赏美景,品美食,点赞我们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七篇
家乡是个人的出生地,是扎根在我们心中的根,是使人萦绕在脑海的地方。
小的时候,家乡是个新鲜词,却是我最熟悉的。北方多晴天气,下雨天才会让我们这些小孩感到高兴。雨让北方的干燥变得湿润,像极了正在涂面霜的姑娘,展示着她不一样的美丽。雨让土地变得松软,使那些蔫蔫的小草扬起了头,好似饥饿已久的孩儿,吸吮着大自然的乳汁。我们跑过草地,听着雨点在树叶上打转,闻着混有土地的味道。当然,这也是家乡的味道,跑过小桥,附近的农民还在雨里耕种,汗流直下,这也是家乡的味道。烧汤花一开,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和炒的家常菜,也是家乡的味道。
少年时,一家人搬到了广州。水土不服的我想着家乡的一切,包括那份魂牵梦绕的味道。此时乡愁是1000多千米的距离,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离在两边。在另一个地方居住的我,看着周边事物少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少了熟悉的人,但我知道自己内心的那份想念从未减少。
青年时,不知为何我的内心将家乡与家国联系起来。因为有国才有家,而国就是家。或许是自己长大了,思想上成熟了。当国家的重大工程取得突破,许多项目领跑世界,自己的内心是自信的,更是震撼的。看,这就是中国人的国,这就是我们共建的家!此时的乡愁是心与国相连,国在前为我们披荆斩棘,我们在后给予支持和希望。并肩共进退,携手齐助阵。
家乡似乎不再离我遥远,无论在哪,我都不会再为离开家乡而苦恼。因为乡愁是一条坚韧的线,一头连接着我,一头连接着国……家乡的味道不再单纯的指向五谷杂粮、家常便饭,什么时候起,这家“馆子”出了一系列“国”的味道,而那味道萦绕心际。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八篇
在外的游子,最忘不了的是曾经生活过的家乡。每次回家,家乡的亲人,门前的狗,甚至是一草一木,都给人们一种亲切而又温馨的感觉。在我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家乡的味道。
我从小没有别的爱好,就是特别爱吃东西。可在那时,去哪里买薯片、奥利奥?况且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奶奶家,哪儿来的零食?为了堵住我的嘴,奶奶变着法子给我做东西吃。当然,材料都是从地里新鲜挖的。我也毫不客气,今天尝一块糕;明天来块南瓜饼;哪天运气好,可以吃到一个豆沙粽。
我最喜欢吃的,这些都不是,是烤地瓜。它的做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农家人家中特有的灶头快烧煮完东西时,把地瓜丢入灶内,再用柴灰把他们盖上,使其自然地被烤熟。刚出炉的地瓜十分烫手,但诱人的香味不断涌入人们的鼻内。稍等几分钟,剥开焦黑的地瓜皮,里面是呈淡黄色的肉。轻咬一口,又甜又糯的口味带着香味在齿间游荡并扩散,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感觉,并且让人不禁吃了还想吃,更想一口把它吃完。直到现在,我还一直记得那个味道。
想起第一次奶奶让我尝尝她刚刚烤好的地瓜,我死活不肯吃。看着它那焦黑的外皮,我一看就觉得这不像是能吃的东西,奶奶就亲自把它剥开,我看见里面橙黄橙黄的肉,甚至觉得十分的惊奇。于是我尝试着咬了一口。一口下去,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直到第二天上午我还打着嗝儿呢!
但时间永远在走,我上了初中后,繁重的学习任务让我只能偶尔在假期去探望奶奶和爷爷。奶奶家的灶头也因为天燃气的使用渐渐蒙上了灰尘。奶奶也很少种地瓜了,种了更多经济作物,我也只能在全家人团圆时奶奶才用灶头烧菜偶尔吃上一回地瓜了。
我也曾经吃过街上卖的烤地瓜,味道或许和家乡的差不多,但我总觉得少了什么。但每次在家乡的灶头前,奶奶帮我剥好地瓜,我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九篇
家乡的味道,一丝丝一缕缕地从记忆中飘出,温暖了心灵,使人回味无穷。家乡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似一杯浓浓的甘茶,像一块甜甜的糕点,无与伦比,在舌尖上跳跃,飞舞。
四月中旬是槐花盛开的时候,全村沉浸在槐花的香味里。老人们往往将自家新鲜采摘下的槐花,东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尝尝俺家的槐花!”送去时每个人都会这么说,使人感到这浓浓的乡情味。
新采下的槐花,很香,很香,放到嘴里一嚼,说是满口花香也不为过。而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姥姥亲手烙的槐花饼了。姥姥将新鲜采下的槐花用僵硬的手指在水里洗着,捞出,控干水,调好作料,放入少许面粉,和成糊状,放入锅中,面糊滋滋地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在锅里烙成一大块香气四溢的饼。
才出锅的槐花饼,看起来令人十分有食欲。那金黄色的面,还掺着一点翡翠似的绿与羊脂白,冒着热腾腾的热气。轻轻一咬,满口余香。这,就是我记忆中家乡的味道。
如今搬了家,家中那棵从我记事开始就有的槐花树,也有几年未见了。时常在梦里梦见家乡的老槐花树开花了。也想念着那美味的槐花饼了,想念着记忆里家乡的味道,想念家乡人那热情的笑脸,淳朴的眼神,想念着……
前几日,我的一个远房表叔从他家的老槐花树上采了一些新鲜的槐花送给我们,我又尝到了那甘甜的槐花的味道,多少年,这槐花的味道,这家乡的味道,竟一直未变,那槐花饼的味道,一样美味可口。吃着槐花饼,我又想起了我的家乡,那家乡的老槐树……
有人说,家乡是一坛酒,年轻时它是啤酒,渴了,喝上几坛就很爽;年纪越大,这坛酒就越烈,只喝就口,就会醉倒;年老之后,这坛酒不用喝,只要一起封,就会醉在这家乡里。我那家乡的味道啊,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那家乡人的热情,将永远的留在我的心底。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篇
车,在回家乡的小路上颠簸,地上的黄泥地,留下我们走过的脚印。沿途中,四周的绿荫为我们遮挡住毒辣的烈日,许多无名的小花,都躲在树旁,骄傲的昂着头,妩媚的笑着。从车窗向外望,是满眼的绿:绿的深沉,绿得耀眼,绿得鲜嫩。望着,想着,心便悠悠地飘走了……
家乡,是绿绿的回忆
生我,养我的家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绿绿的小村庄。我在那儿度过了幸福的五年时光,在那儿经历了最美好的童年,那儿发生的一切,似乎和那满山的绿色一起都堆在眼前!那里的人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那里的景色,山清水秀,永远春意盎然;那里的一切,都充满着欢声笑语,不论你是谁,都会被那一股快乐的劲儿给感染。
家乡,是甜甜的回忆。
我还小的时候,嘴很巧,见着周围的邻居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每个见过我的人,都会向爸爸妈妈夸到:“你家孩子真懂礼貌,真好。”爸爸妈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表面还显得很谦虚,嘴角却弯到了耳后根,笑得合也合不拢。我呢,也乐意受到表扬,因为每次这样,我就可以吃到美滋滋的糖。那股甜味儿,就好像从唇齿边,蔓延进了心里,久久不能忘却。
家乡,是酸酸的回忆。
我并不是这么恬静的女孩,小小的我,有太阳一般的开朗,顽皮。我也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妈妈“伺候”过“竹笋炒面条”,可哪次不是受过罚就忘,还继续犯错的。还记得,一个茫茫大雨天,我因为和小伙伴去泥潭边捉泥鳅,结果泥鳅没捉着,自己反倒掉进了泥中。回家的时候,一路上没少被人笑,妈妈老远就看到了,一把丢下手中的饭碗,冲过来拉住我的衣服呀,就是一顿臭骂:“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搞的和小乞丐一样,干啥去了?快进去洗个澡,吃饭了!”我只好一个人离开伙伴们,回家去了。晚上还免不了一顿揍呐。不过看妈妈半夜点着灯,在那儿洗泥垢,我也觉得自己该啊。
“喂,回神了。”妈妈把沉浸在回忆中的我摇醒,“到家喽!”是啊,我回家了……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一篇
家乡的味道是什么?是春天遗爱湖公园里的花团锦簇,是夏天赤壁公园里池塘边的蛙鸣,是秋天望月堤旁桂花的甜香,是冬天龙王山上的银装素裹……哦!对于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来说,家乡的味道有罗田的糖炒板栗、红安的烤红薯、黄州的东坡肉……当然绝对不能少了外婆做的包子!
说起外婆做的包子,我忍不住要流口水了,那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味道,它面皮筋道,肉质鲜美,一口咬下去是满嘴汤汁但决不油腻。这么好吃的包子是怎么做成的呢?为了满足我的口福之欲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外婆让我参与了她做包子的过程。
外婆把做包子材料什么的都准备好了便忙活了起来。只见外婆先把肉放在菜板上用两把刀一上一下交替地剁,那声音极有节奏,眨眼间就剁好了一大盆肉泥了。然后加工包菜丁、红萝卜丁、生姜末等等配菜,将配料和肉沫调和成肉馅备用。
接下来就是和面了。外婆在面粉里加上适量的水和碱使劲地揉。面团和好后,外婆将面团搓成粗粗的条状,然后切成大小一致的小面团,在案板上上下移动面条,边移边切,以免切出来的面团粘连。接着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成一张张面皮。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我在一旁不由得惊叹外婆娴熟的手艺和速度。外婆也不无得意地说:“别看外婆年纪大,这速度可决不会比小年轻慢哦。”
开始包馅了。外婆把肉馅挑起放在面皮中间,再将面皮轻轻合拢,一边合一边捏,很快一个包子就成型了,边上出现了一圈大小一致的褶子,像展开的花瓣一样,真好看!
总算开始蒸包子了,等待的过程漫长难捱。我在旁边不停地转悠,从蒸笼里发出包子香味,早已让我按捺不住。外婆见我猴急的样子,慈爱的刮着我的鼻子笑眯眯地说:“瞧把我家的小馋猫给急成啥样了。”火候差不多了,外婆用筷子夹了一个给我先尝尝。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外婆心疼地说:“慢点慢点,别烫着,别急!”
品尝着那回味无穷、齿颊留香的包子,我简直陶醉了。留在舌尖上的不仅仅是包子的味道,还有满满的爱的味道!,叫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二篇
中华传统节日之多如天上的繁星,如沙滩上的沙子,地上的石头,数也数不清。万节之首-春节;粽叶飘香-端午;望月思亲-中秋……这些节日都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这些节日也饱含了古人崇高的思想及节操。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些节日中挥毫泼墨“爆竹声中一岁除”,“明月几时有?”……
但这个节日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大脑之中,它便是“万节之首”-春节。想必大家对他都很熟悉吧!唐代诗人刘长卿,吟出“乡新居碎切,天畔独潸然。”的千古佳作。过年时虽然很冷,但人们的.心却激动无比。春节,对于儿童而言实在太愉快了;对大人来说便太忙碌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可以说是春节的彩排。从这天开始人们就要陆续准备将近一个星期吃的用的,大人们通常会领着我们去买新衣服,美哉美哉!整个春节香味四溢,在大街小巷上走着都能闻到家家饭菜的扑鼻香味。三十儿,大人们便忙里忙外准备年夜饭,进进出出灶房,酒肉饭菜摆的整整齐齐。晚上一家人齐聚一堂,互相拜年,讨论自己一年的经历。到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不亦乐乎!人人的肚皮鼓得像小鼓似的!年夜饭过后,鞭炮声响彻云霄,灯火通明。人们都要守岁。就连那鞭炮声也从不间断。
正月初一,我们给长辈们拜年。还能领到压岁钱!到了晚上,我跟着爸爸和爷爷,拿着蜡烛。去已逝亲人的墓前,把蜡烛插进土里,让先人的灵魂顺着灯光找到自己的家,跟我们一起过年。
正月十五到啦!他便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他可是一个重头戏!猜字谜,赏花灯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晚上我们提着花灯,到街旁的店铺猜灯谜。还可以把自己猜对的灯谜从登录上撕下来,到店中去兑换奖品。这些东西可以吃玩具或者小零食。跟我同辈的人总是要比谁猜的多!可以说整个春节我们都是在欢笑声中度过的。
这边是我喜欢的春节!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三篇
我的家乡在红河州禄春县。那里山美水美,勤劳的人更美但我觉得最美的是家乡的风味小吃。由于禄春一带大多都是哈尼族,所以我也不例外。那么,现在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些哈尼风味吧!
竹筒鸡
竹筒鸡是所有哈尼风味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鸡。其实做法也很简单,就是选取??鸡1只,将其解剖洗净后,将鸡肝、鸡胗、冬菇、玉兰片、火腿、葱、姜、盐、味精、胡椒粉、白糖、甜咸酱、油入盆搓揉入味;将鸡肝、鸡胗及冬菇、玉兰片、火腿装入鸡腹中,合拢成鸡形,塞入竹筒,筒口用芭蕉叶塞紧,放火上烤2小时,取出装盘即成。看了我对竹筒鸡的简介,你们是不是流口水了呢?
家常土豆饼
每天吃饭时间,只要你走进一户人家,就会看到,餐桌上永远少不了的菜,没错,就是它——家常土豆饼。每一家都是这样,家常土豆饼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像零食一样,做法也不难,我就把“真经”传给你吧!看好喽,土豆去皮,直接擦成丝到水里,这样可防止土豆变色,和面糊是也不需要再加清水了;加1茶匙孜然,1茶匙咖喱粉,3克盐到土豆丝里入味;再加入面粉、拌成均匀的糊状,加些香葱拌匀;热锅加一小勺油,摊入适量的面糊晃匀,中火加热3分钟;翻转一面。继续加热3分钟。土豆饼金黄熟透就可以了。是不是觉得这么多年的土豆都白吃了?
橄榄树皮
热的都介绍完了,现在让我给你们介绍一道凉的吧,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橄—榄—树—皮—。相信同学们听到这个名字后一定会问:树皮也能吃吗?没错,树皮也可以吃。这道菜是哈尼人家过年杀猪是家家必做的一道菜,如果没有这道菜,大家一定会觉得餐桌上少了些什么,也感觉不到吃杀猪宴的滋味,可以说它是哈尼族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道菜之一。
哈尼族的特色菜还有很多,如:腌芭蕉心、豆粉肉丸汤、蜂蛹酱等,如果有机会,你们一定要到禄春去找我哦!我带你吃遍禄春的美味。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四篇
快要离开老家了,家乡的影子总在脑中挥之不去。最怀念的,是那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是温暖的
婆婆的菜有着一股浓浓的家乡的味道,这句话妈妈曾说过。一道道普普通通的家乡菜,带来了无限的温馨,足以让儿女感到温暖,让游子的心中有了家的依靠。挑一片土豆片,醇厚的味道直达心底,喝一口酸菜汤,酸酸的味道顺着舌尖,到达心田;吃一瓣糖醋蒜,在心湖荡起了层层涟漪。思绪随着菜香,飘回了从前:八月中秋,全家人坐在一齐尝着菜吃着月饼赏明月,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是幸福的、温暖的。
家乡的菜,有着一股温暖的味道,浓浓地湖在心头……
家乡的味道是咸的
幼小的我住在婆婆家中,小时候一见生人就哭,若是一会儿看不到婆婆,必然号啕大哭,那一天终究是来了,在我一天一天的企盼中,爸爸妈妈来接我进城了。我舍不得婆婆,硬是要爸爸妈妈带来城里才肯去,虽然我再三请求,但婆婆由于家里事情多,实在抽不开身与我们同行。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乡。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咸咸的……一向涩到了心里。
我明白,婆婆的腰是让各种艰苦的活给累弯了,那早生的华发上思念出门闯荡的儿女,眼角的皱纹是时光手握利刀在一个又一个易逝的年华刻下的。她的苦,已无形过多的语言来叙述。
家乡的味道,是温暖的,也是咸的。
我怀念,那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五篇
家乡的味道是说不清的好闻,每个人的家乡,味道都不一样。
我小的时候觉得南方是充满了“下雨的味道”,便猜测北方一定是充满了“太阳的味道”。
“下雨的味道”便是我家乡的味道之一,哦不,可不是下雨天大楼里的湿臭味儿,是在农田里的清香,湖畔边的水香,果园里的花果香,“城里呆着的人没到过农田里可真是他们极大的损失!”我记得我小时候说过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真的,我到现在也这么觉得。现在上海不是有一个“气味博物馆”吗?喏,这里有现成的一大片一大片香气,纯正的香,吸不完的香,在博物馆里你怎么吸也吸不够;到我们那儿去,你泡在农田里、湖畔边、果园里,怎么吸都吸不完,想怎么用你的鼻子就怎么用,不受任何约束。
“太阳的味道”也不难——其实就在晒完被子后被子的味道,但是这里又不一样了!我们老家喜欢把被子放在一种清香的植物编织的筐筐上,于是,被子除了“太阳味儿”还有清香味儿,晚上睡觉可以安神。
说到清香,我们那儿还有一种特别香的草,味道有点像艾草(估计是嫩的艾草苗苗),拔下来,剁烂,和面团和一块,变成了绿绿的面团,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它裹住馅儿(馅有很多种,咸的、甜的、肉味的、芹菜味的等等。我最喜欢“芝麻糖浆馅”的),皮要厚,这样才会有嚼劲!下锅……好了,不管蒸的、煮的,还是炸的,出锅后就可以享用了!可好吃的了!那嚼劲,吃一个饺子要花我两三分钟呢!吃起来有独特的香,整个气管都是这味儿!
不用说,我家的菜油——那可是“老好了”!金黄金黄的菜油半透明的,就像化了的黄金,真叫人又想夺过去,又怕从指尖逃掉。它也有香,油本身的味不浓,但是你知道吗?用菜油烧菜,香气可以从九楼飘到一楼呢!用它烧的菜格外的香!
嗯!一闻到这些味道,仿佛我又看见外公在烧柴,外婆在做青饺……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六篇
我的家乡张家口有著名的三宝山药,莜面,大皮袄。“山药”是指张家口人对马铃薯的贯称;“莜面”是指将莜麦炒熟,磨成面粉后制成的面食,是张家口本地人非常喜欢吃的面食之一;“大皮袄”是指我们张家口地区海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需要穿一种当地出产的羊皮做的大皮袄,这种皮袄保暖效果非常好,所以很有名气,因此张家口也是中国著名的“皮都”之一。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莜面。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制成的食品。莜麦适合生长在无霜期短的山地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坝上地区。莜面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做法,即所谓的“三生三熟”,就是说,从生莜麦到能吃的莜面制品,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的过程。莜麦收割下来,籽粒是生的不能吃,这就是“一生”;要将莜麦磨成面粉,需要先将麦粒炒熟,这就成了“一熟”;将炒熟的麦粒磨成面粉,这就是“二生”;莜面粉在吃的时候要先和成面团,最特别的是,和面时不能用凉水,得用开水,由于是开水和面,这就成了“二熟;和好的莜面,不管是做成饸饹,鱼鱼,还是窝窝,又成了生的了,这便是“三生”;接下来,把莜面蒸熟了,这就是“三熟”了。这时,莜面才真正能吃。
等等,先别着急,想要吃到最正宗的莜面,离不开重要的配料那就是沾莜面的卤汤。把肉切碎,葱姜蒜放入油锅里炒出香味,放入肉末煸炒,加入山药丁,口蘑丁和各种调料制成卤汤,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加上家乡的特产口蘑和山药,它们会使卤汤的味道更香浓,汤汁更浓稠,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几碗,那滋味简直是一种享受。
哈哈,你是不是口水都流下来了?那就快来我的家乡吧!来品尝地道的坝上莜面,来感受张家口悠久的历史文化吧!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七篇
我又一次站在窗台旁,眺望我的家乡,此时的我心中五味杂陈,回忆起在那段时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可那几年在老家度过的日子,还依稀映在我的眼前,仿佛就是昨天一样。
家乡的味道是快乐的。老家房子离湖很近,湖很漂亮,湖水像一块碧绿的翡翠,两旁的大树郁郁葱葱,树旁还有亭子。我经常在那里玩,沿着湖边一直走,有几座小桥,桥上的大树都开满了花。到了秋天,风一吹,树上的花朵和树叶都吹落下来,我喜欢在那里走,落花铺成的地毯又香又软,踩时还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仿佛是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我经常和小伙伴在那里玩捉迷藏,大树是我的保护伞,让我不被发现,那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味道是甜蜜的。那是一个关于糖的回忆,我小时候是很爱吃糖,每次出门都吃一点糖或带一点糖,我的嘴巴里充满了水果的香气,别的小朋友总是羡慕地看着我,我的心里顿时特别开心、满足。但是大人们可不同意我吃糖,所以我每次都偷偷的拿一颗。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结果不小心掉了一颗,被发现了,而且还被说了一顿,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
家乡的味道是苦楚的。那时,爸爸妈妈还很忙,就把我送到了老家,给家里的老人带。可那时我还很小,我每天都要望着窗外,想着父母,妈妈几乎每周都要从深圳赶回来看我,每个周五晚上妈妈都会来,到周日下午才依依不舍的回去,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火车站,买的火车票有厚厚的一沓。有时,爸爸会跟妈妈一起来,他们离开时,我总是在窗台前哭着、喊着,希望他们不要离开,可这是不可能的。直到后来,他们把我接回了深圳。
家乡,像一个搅拌棒,把我童年的回忆搅拌在一起,浓浓地糊在我的心头。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八篇
一到星期五,我就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回老家喽!
回到老家,听说爷爷在地里种花生,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田间小路上长满不知名的小草,绿绿的,软软的,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她们应该是一群小姑娘吧,不然哪里会有这么柔软的腰肢啊!草丛里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像绒球,像圆盘,像小姑娘的刘海……我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耳边是虫子的呢喃,调皮的小草在我的脸上挠痒痒,鼻尖氤氲着家乡花草特有的清香,哇,真好!
抬起头来,天空像纯净的蓝宝石,几片白云轻盈地散着步,我的脚步也跟着轻快起来。阳光比城市里灿烂得多,一点也不刺眼,洒在脸上,暖暖的,特别舒服!风轻轻柔柔地抚过脸颊,新翻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弥漫全身,仿佛身上每一个毛孔也全都张开,贪婪地吮吸着。哦,我喜欢这醇醇的泥土味!
不远处爷爷正在田里耕地,牛拉着犁,褐色的泥土持续不断地翻起来,边上几头牛悠闲地吃着草。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跑过去,跳进地里,也学着拿起锄头把地翻了起来,惹得爷爷抿着嘴笑个不停。不一会儿,地耕好了,爸爸也来了,还提着装满花生种子的篮子。我们脱下鞋子,卷起裤管,弯下腰,把花生种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犁沟里,再踩进土里。听爷爷说,只要勤浇水、施肥,很快就能长出花生来。我心想:等花生成熟了,还要来拔花生。嗯,一言为定!
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牛粪,我跳起来大叫:“臭!”爸爸笑嘻嘻地说:“这可是家乡原汁原味的牛粪,城里想要还没有呢!”
爸爸的话让我忍俊不禁。是啊,牛粪肥沃了家乡的田野,家乡的田野又养育了家乡的人民。不管我走到哪里,总会想起那股牛粪的味道,还有那花草香,还有那醇醇的泥土味……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十九篇
我的家在安徽北部一小县城,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庄,但是在我心目中它是不普通的,我爱它的一切同,包括它的味道!
春天万物复苏,走在乡间小路一股股麦草的清香,伴随鸟儿歌唱,深吸一口气,感觉真好!青草的味道!
最喜欢家乡的秋天。秋天的景色是那么地美。每当秋天一到,金黄的叶子漫天飞舞,地上也满满的是它们。轻轻地一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感觉奇妙极了。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小径上,看着远远的大豆地,一片金色,好像置身在金色的海洋里,心情多惬意,人生就有多惬意。
秋天收获的季节。果子大把大把的熟了,今天上东家敲几颗枣,明天到西家摘几个桔。刚把红薯片塞到嘴里,枣又哗啦啦地落入口袋里了。
呵呵,想到这里,口水快要流出来了。这就是我的家乡,这种味道如此甜蜜,这种甜蜜的味道,会永远记在心头!
离家多年的我,逐渐适应了他乡的生活,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故乡的眷恋。一个秋风萧瑟的傍晚,我漫步于一条静谧的小巷,巷口小摊上的油炸臭豆腐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老家在苏北睢宁,那里没有江南的繁华和喧嚣,却也有和臭豆腐一样令人回味悠长的特色风味小吃——煎饼和老盐豆。煎饼是睢宁人常备的干粮,老盐豆是家常的咸菜,说来都不能算是小吃,那就权且称之为“大吃”吧,不过确实是满有特色的。睢宁人有句顺口溜:“煎饼卷盐豆,天天吃不够。”这煎饼要是就着那老盐豆吃,味道更是妙不可言了。
睢宁老盐豆具有其他菜肴无法比拟的优点。它风味独特,易保管,好收藏,一年四季都能吃,不变质。特别是刚拌好的“鲜盐豆”,红通通的,辣乎乎的,用新烙出的煎饼一卷,满口生津,令人食欲大振。
盐豆的制作,有其特殊的程序。每年立冬前后,睢宁城乡的主妇们开始忙活“下盐豆”。她们挑选上等黄豆为原料,放在锅里煮熟,趁热装入蒲包,放在暖热的地方,用干软草盖上、捂严实,使其发酵,焐到扯黏丝程度取出,拌上红辣椒酱(旧时农家是用拐磨将干红辣椒配上水磨成辣椒酱;现如今,城里人直接到加工椒酱的地方用机器加工好辣椒酱),加上盐、大葱、生姜等调料,再配上适量的鲜红萝卜,用少许凉开水搅拌而成,拌好后即食,叫“鲜盐豆”,晒干后再食用,叫“干盐豆”。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稼轩辞的这两句,说的是西晋时的张翰因见秋风起,思念起苏州老家的莼菜鲈鱼羹,就决定弃官不做回家去了。我没有张翰的洒脱,但总也该回故乡看看了。不为别的,只为那回味悠长的煎饼和老盐豆。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二十篇
一窗暖阳外的一方蔚蓝,一泉溪水后的一片墨绿,一弯明月下的一抹淡黄,是我仅记得的家乡的味道。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落。
几声洪亮的鸡啼准时传进一间白墙黑瓦的小屋,将我扯出梦乡,我眨着惺忪的双眼适应这笼罩着我的一窗暖阳,心情不由得开朗起来。然后我斜倚在窗边,望向那一方蔚蓝的天空,等着一声声嘹亮有力的吆喝从远处传来:“炒果条、鼠壳果、鸭母捻,五块钱一碗嘞!”等着家乡的味道弥漫在屋外的小巷上。
村落依一泉溪水而建,午后溪边常有孩童嬉闹的快活的身影,溅起的水花飘到一旁正帮着婶婶烤鱼的我的身边。刚捕起的鱼儿在火堆中“嗞嗞”作响,慢慢变得焦黄,在飘香中叔叔抱着一串香蕉从溪水后的那片墨绿的蕉林中走出,拍了拍怀里的香蕉,热情地招呼道:“快来尝尝家乡的味道!”
一弯明月远远地挂在天边,星星被隐没了身形,晚风拂过,将这一大家子热腾腾的饭菜香带去很远。爷爷兴致勃勃地从屋内捧来一坛糯米酒,道:“这酒可是自家泡了好几年的,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说罢将坛子打开,一阵浓郁的酒香在这夜色下散开,身后几颗平日被爷爷精心呵护的桂花树似也不甘示弱,一抹抹淡黄的小花躲在绿叶间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在这醉人的月光下,在这醉人的家乡的味道中,与爷爷奶奶聊着天,我也微醉了。
家乡的味道,是异于城市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味道。一座山、一片湖,没有城市中山山水水背后的人工雕琢的刻意,有的只是那一份独有的自然、清静。
然而我却在这城市的汽笛声、假山、人工吃糖中越走越远,远离了一窗暖阳外的一方蔚蓝,远离了一泉溪水后的一片墨绿,远离了一弯明月下的一抹淡黄,远离了家乡的味道。远方的家乡,牵连着我无尽思绪的家乡啊,如今,回想着你的味道,我还能找到回去的路吗?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二十一篇
田野的味道使人欣喜,大海的味道使人沉静,书香的味道使人感到愉悦与快乐,而家乡的味道让人回味悠长……
早晨,迎着海风,沉在其中,趴在窗台上,听着打渔人的号角,轻轻闭上眼,呼吸一口新鲜的口气。早晨,好清爽。
一会儿,每家的烟囱上,冒出缕缕青烟,向天空飘然而去,回到天空的怀抱。我也要出门了。从中墩家里下山独自一人,走去赤溪,一路在海风萦绕下,在麦香抚摸下,走着不平的石子路上。赤溪里有许多东西是平时吃不到的,小时候的我,特别嘴馋,就向一条老街走去。
一进老街,一会儿飘来鸡蛋饼的香,一会儿飘来米饭的清香,刚想掏出钱时,摸摸裤袋,什么也没有,丢七丢八的我又忘带钱了,我有点沮丧,刚想回去时,“嘿!你也来吃东西吗?”我转过头,是两个小时候的玩伴。“嗯,是啊!”我与他招了招手,“可我忘带钱了。”“我请你!”其中一人拉着我,向一家拉面店走去。
端午节前,走在老家任意街里,处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可爱的粽子,要说包粽子还要说外婆的手艺,她包的粽子,香软可口,整条街的人都爱吃,我也不例外,每当外婆包好做好,总是第一个想起我,就在窗外喊“吃粽子啦!”我一吃就至少两个。
每当秋天,麦子成熟,我手拉着手与朋友在田里玩,一会儿躺在稻田中,沐浴那温暖的阳光休憩,直到黄昏。天边的火烧云让我痴迷地望着,当看累了,便闭上眼,当睁开时,天空已开始昏暗,变成深蓝色。我也要回家了。
当回到家,洗完澡,趴在窗上,迎着海风,一种惬意之感涌上我的心头……
家乡的味道,不止有美食,还有最难遗忘的记忆。
家乡的味道初二作文600字 第二十二篇
“老板,请给我来一碗稀豆粉和两个油糕。”“老板,再来一个油糕。”“老板再来三个……”“老板,我要两碗稀豆粉和六个油糕。”这样的声音天刚亮就此起彼伏,它是昭通特色小吃油糕饵块店里传出来的。
还没步入店内,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一条长龙似的队伍排在店口,纷纷报出自己需要的早点数量。这样的场面还为街道增添了一道道风景线和人间烟火的味道。
步入店内,只见挤挤攘攘的人们并排着或吃油糕或喝稀豆粉,好不热闹!到了周末,我这种油糕饵块的忠实粉丝,一定要在清早吃上油糕,否则,我会觉得非常遗憾的,嘿嘿。
作为忠实粉丝,我就来为你们介绍介绍它吧。油糕饵块是昭通人的主打早点。制售油糕饵块对经营场地要求不高,可摆摊,可开店。制作油糕饵块也是非常简易,只要洋芋、饵块和佐料就行。把烤好的饵块,抹上香香的花生酱、甜酱及熬制好佐料的辣椒酱,裹入油糕就加工完成。轻轻地咬一口,油糕的酥脆,饵块的糯软,辣椒酱的香辣,便会充盈着你整个味觉世界,久久不易散去,整张嘴都是满口香。油糕饵块因为物美价廉,购买方便快捷被众多的食客青睐,有人戏称他是“昭通的肯德基”。
油糕除了包在饵块里,还有另一个最佳拍档——稀豆粉。稀豆粉的主料为豆子,碾细熬成糊状,就热吃。熬成后的稀豆粉色泽淡黄,清香宜人。盛一碗,再撒上翠绿的葱花,鲜红的辣椒面,深褐色的花椒粉,再放入炸好的荞皮。最后浸入油糕,碗里就有稀有干,有软有脆,有葱花的清香,有辣椒合着花椒产生的麻香,有豆粉的甜与油糕的咸合着产生的甜咸,简直是色香俱全,堪称昭通一绝。
我今天介绍的并是山珍海味,龙虾鲍鱼,它随处可见,制作简便,但它却是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昭通人成长的食品。每一个离开昭通到外地居住的人回到故里,一定要吃一套油糕,喝一碗稀豆粉,在吃着的过程中泛出旧日的历历往事,在喝的过程中呷出家乡的丝丝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