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春节作文(优秀7篇)

丹东春节作文 第一篇

大家一定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可以吃饺子、挂灯笼、放鞭炮……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东北,还有代表着东北地方饮食文化的黏豆包、炖酸菜呢!而且除了美味,过年期间的娱乐活动,更是让人兴奋不已。

除夕晚上,我刚吃完年夜饭,便迫不及待地下楼去放鞭炮。一出门,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冷”!放鞭炮时手都冻得发抖,但是当鞭炮和礼花绽放的时候,竟然又让自己全然忘记了寒冷,没一会儿,手心都出汗了呢!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我起床后便逐一去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拜年,祝福他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长辈们也给了我好多压岁钱,哈哈,真是太开心了!早饭后,我和奶奶玩了一会儿上个时代的老游戏——“抓嘎拉哈”。这是一种或猪、或羊、或狍的后蹄骨头制成的玩具。它的玩法尤其锻炼手眼协调,速度要快,很是有趣。

快中午的时候,外面的阳光也变得充足,我和爸爸准备出去转一转了。来到旁边的公园,这里的河塘早已結冰,也早有人们来此游戏了,上面更是热闹:溜冰、打冰球、抽冰尜,还有冰滑梯……满满的欢笑声,让我也迅速跑过去,加入了游戏。

我最喜欢的项目是抽冰尜。北方的抽冰尜不同于南方的抽陀螺,是在一片平整的冰面上,首先用鞭子将冰尜缠好,然后用力甩出手,冰尜便会迅速地旋转起来,再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冰尜就会越转越快!看着它快乐地旋转,也会让人感觉到过年的那种欢快呢!

回家之前,我还得吃上一串山楂冰糖葫芦,那种酸中带甜、甜中夹酸的味道,会让我更多地感受到春节的快乐,也让我回味无穷!

这就是我们大东北的春节,你喜欢吗?

丹东春节作文 第二篇

虽然东北的春节和其他地方的春节大致相同,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

春节从腊八开始。腊八粥是吃腊八粥的日子。根据祖父母的说法,在过去,人们非常贫穷,只有谷物。在拉巴东北部,这是最冷的两天,谷物被用来做粥以防止寒冷和温暖。

几天后,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大块糖”。根据传说,在这一天,灶神会升天向玉帝报告今年每个家庭都做了好事和坏事,并在新年给予相应的惩罚或奖励。人们希望灶神在玉帝面前说自己的好话。但是糖被开发出来,粘在灶神的嘴里。

一年后,每个人都很忙。他们必须打扫一次,改变一切,准备足够的鸡、鸭、鱼等。因为所有商店都在第一个月的6号或之后开门。

如果腊月的第23天不够热闹,那么除夕是最忙的。在除夕夜,每个家庭都在准备除夕夜的晚餐。食物的味道到处都是。每个家庭都穿新衣服。父母正在准备食物,孩子们贴着对联。在除夕夜的饭前,每个家庭都会燃放鞭炮。每个家庭都比其他家庭响得更响。它似乎比谁家的鞭炮还响。除夕晚餐一定要包饺子。

最独特的猜测是猪肉炖粉条。我认为那些出生在东北并在外打工赚钱的人会带着各种各样的艰辛回家!就为了这个正宗的猪肉炖粉条!在这一天,每个家庭都会点亮所有的灯,并不间断地通宵达旦,直到第一个月的第五天。除夕夜,非常小的孩子除外。我们都得熬夜。

元宵节是十二月和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到处都装饰着灯。在这一天,每个人都必须吃元宵,走上街头观看烟火和东北秧歌表演。在这一天,这是一个美丽而快乐的日子。

转眼间,春节结束了。孩子们照常上学,大人照常工作,东北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丹东春节作文 第三篇

东北人很大气爱喝酒酸菜,是东北人冬天必备的菜东北人过年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我国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 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是“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在江南,年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

在我国民间,尤其是北方,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

丹东春节作文 第四篇

我的家在丹东,那里的山山水水都非常迷人。

我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听说过美丽的五彩池。却没有一个与我的母亲江——鸭绿江相媲美。鸭绿江的水真绿啊!好象一块毫无瑕眦的翡翠;鸭绿江的水真静啊!静得都让人好象听不见它的流动。春天到了,鸭绿江里处处充满活力。江面上野鸭成群嬉戏,使人想起那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转眼秋天到了,江面上就会出现一片片落叶,犹如待嫁的少女用她那灵巧的双手编织的嫁衣。

我看见过温暖如春的武夷山,听说过红烟似火的香山。可没有一个像凤凰山这样既奇特又美丽的山。凤凰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凤凰山真险啊!威风兀俪,怪石嶙峋。夏天道了,凤凰山上到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好象使凤凰山穿上一套绿衣服,这时的凤凰山更加美丽了。深秋季节,从远处望去,凤凰山上的枫叶,红的似火,令人不禁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更爱我家乡那些勤劳的人民!

丹东春节作文 第五篇

朋友,你知道我的家乡吗?我想你是不知道的,因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庄,没有桂林天下第一的美誉,也没有苏杭的奇观。然而,它以其独特的爱,默默无闻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绿草。夏天,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天。嗷!蓝天,绿地,红花,我们被迷住了……美丽的遐想像飘忽不定的白云。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河流。虽然家乡的河流没有什么特别,但它毕竟陪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春天,河水清澈甜美,缓缓流淌,平静而迷人。河岸上,草木发芽,野花盛开。水里的鱼在游来游去,快乐地起泡,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呈圆形荡漾。夏天只要下几场暴雨,河水就会暴涨,河水的脾气就会变得很暴躁。汹涌的海浪会冲击河岸上的岩石,黑暗的河水会被大量的泥沙覆盖,就像一条巨大的黑龙。秋天,河水渐渐淡了,水也清澈多了。河岸上的菊花是白色的,在秋风中飘散。冬天,河流变得更小,绿色像一条美丽的带。透过清澈的河水,你可以看到河底的沙子和石头。河边的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来探底的人得挑几个回去留作纪念。

北方大地冰封,故乡银装素裹,垂柳垂落江边,长长的河堤像一座巨大的象牙雕塑,美如画,似诗,醉人。很多人用笔赞美它,甚至我的小我也忍不住喜欢它,想讴歌它。

故乡,我美丽的故乡!你是我成长的摇篮,幸福的天堂。

丹东春节作文 第六篇

今年春节我到上海过年,我刚吃完年夜饭,门外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再也忍不住了抱起沙发上的一堆烟火,拿起桌上的一盒火柴。着急地问舅舅我们什么时候才下楼去放烟火呀?舅舅说:“等一会儿。”舅舅把最后一口饭咽了下去陪着我去放烟火。

除夕夜,漆黑的夜空中一颗颗星星顽皮地闪烁着。我们来到空地上开始放烟火。舅舅拿出了“迎春花”把炮筒对着天空,点燃引线。随着“叭”的一声,一朵漂亮的迎春花在空中变成了含苞绽放的花蕾,然后在空中绽放最后飘落下来。接着玩了“魔术棒”它喷着五颜六色的火舌,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紫的美丽极了!它们也想和我们共享人间过年的快乐呢。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出来了,鞭炮响起了一片,礼花把天空映得如同白昼,犹如夜中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朵……今天是我玩的最开心的一天!时间像白驹过隙匆匆流逝。眨眼间我的寒假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寒假我过得缤纷多彩又有滋有味,真是欢乐无比!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要数过春节了。

丹东春节作文 第七篇

东北的春节个个都是有很大的讲究的,摆桔树、扭秧歌、二人转、包饺子……而其中最有趣而隆重的就是包饺子。

大年三十儿那天晚上,在各形各色的年夜菜中,饺子,则是不可缺的一个“主菜”。到了三十儿晚上凌晨,就要开始蒸饺子了。饺子象征着更岁交子,象征着对新的一年的寄托。此外,在农村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女娲用土造成人时,由于天气寒冷,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包上馅(线),用嘴咬着吃。除此之外,在众多的饺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其中三四个饺子里分别放上一枚硬币。有些人家认为硬币太脏了,便在里面换上桔子瓣儿,象征吉祥如意。

除了吃饺子之外,就是要隆隆重重得蒸几大笼馒头。为的是到时候迎接客人时饭菜和锅不够,就拿出大白面馒头来招待。同时,也备着吃菜时就着吃。

初一初二是放鞭炮的最好时机,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整日整夜噼哩啪啦的响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即使在天台上也照样放得起劲。有花、小串鞭炮、踩炮、摇炮……日夜不绝。这不停休的鞭炮声,才真是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呢!这鞭炮的残屑初一初二不能扫,扫了就会把好运气扫掉,只有初三才能扫哦!

这就是我们东北的春节。我爱过春节,它不但让我长了一岁,还能给我我快乐。我爱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