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优秀15篇)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一篇
小时候喜欢跟着妈妈收拾家中的储物柜,我总是对从柜中翻出那些同处一室多年却未曾见面的东西惊奇不已,多数是压了箱底的旧书。早期出版社并不精美的排版与整页的灰白丝毫不影响我的阅读兴趣,我仍可以翻着这些泛黄的书页看上一个上午。
我记得一本画集,画集里每页都印着整幅的`植物工笔画,其中有一幅桃花图。由于印刷不精,有些模糊,只能看清楚大概轮廓及两行隽秀工整却不死板的小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于归,宜其室家。”我不懂其意,又因图一会儿就看完了,书随手一扔,此后再未相见。
后来,我读到一本有关《诗经》的评析的书,才知道小字的内容印于《周南》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到“灼灼”二字,仿佛真的看到四月芳菲,漫天遍地的桃花;连结苍穹的万紫千红,仿佛真的感到那一张张桃面所蕴含的欢喜的灼热,以及那灼眼的鲜明与华丽。我才识尚浅,对大师所评析的内容理解不到一二,却能把脑海中那幅桃花图补全了。青墨为枝,朱砂作桃,是哪户人家有女将嫁?二千年前先人对和睦幸福单纯而热烈的向往已打破时空的束缚,透过一行行歌词与沁人的桃花香气一同扑面袭来。
《诗经》中有一曲《芣苡》,是我最爱的诗词之一。“芣苡”又名车前子,和漫天桃夭的华丽景象不同,车前子是常见而朴实的,它通常敦厚地与田间地头的野草生在一起,和善得容易让人漠视。芣苡是首人们采车前子时所唱的短歌,歌谣不长,除去反复无义的发语词不过36个字,简单地描述着采车前子的动作,不加修饰,也不加渲染。可小声读起来,却感到每字的音调都轻快而赋有灵气,乡野田间的轻盈素净流连于齿。
清方玉润有评:“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我并不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闭上眼田家好看麻衣荆钗,吟唱采车前子的景象便历历在目。可翻开书,六字动词白描出动感欢快的农作场景,大自然的清新与舒畅顿时由然而去,清澈了现代都市的纷乱污浊。农女欢歌的音符在车前淡绿的圆页弹落,田间野草散发出的香气萦绕。
我并不清楚《诗经》的文化价值,也不能透过行行文字解析出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只能狭隘地把他看作先人的一部诗歌总集,记载着千千万万歌者吟出的音韵,及从时空中撷下的一朵盛开的香气。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二篇
她还记得那个明媚的春日,一串串的鸟叫声听起来是那么婉转悦耳,轻盈透明如纱翼般的金色阳光洒在崭新的大红喜字上,乡村里特有的泥土的清新气味非常好闻,那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味道。乡亲们和孩子们的交谈声与嬉戏声混杂在一起,人人都显得愉快轻松,而她,这场欢乐喜宴的女主角,感到幸福是在轻轻拉着她的手,未来仿佛在向她微笑了,这种感觉甚至让她有些不知所措。他察觉到了她这丝小情绪,轻轻地捏了一下她的手,小声说道:“别怕,有我呢。”她就安心了,朝她的爱人羞涩的一笑。她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他的,永远。
在她许下这幸福的誓言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平静安好。但这美好的生活却在某一天被哒哒的马蹄声给无情地打断了。边境的猃狁叛乱,戍军力量单薄,皇帝临时征召边境以南十二郡成年男子出征,他们所生活的乡村,就在这十二郡之内。郡守按照籍户花名册一户一户地查,没人妄想逃脱这沉重的枷锁。
她哀哀欲绝,悔恨当初为何不迁往他地。失去了他,她的世界就没有了天和光。送行那天,她在村口拉着他的手哭得不能自已。队伍终是出发了,她红肿着双眼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微风拂过i,似有什么轻轻掠过她的头顶,像他温柔的爱抚。她抬起头,是一枝鹅黄柔嫩的柳条,头顶,是一树随风起舞的杨柳。她轻轻扯下那枝柳枝,想保留一丝他的感觉。
他走了,她怀着矢志不渝的信念等着他。她天天去采薇菜,那是他在战场上常吃的,她愿与他同甘苦。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她还在痴痴的等他,可周围的人却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她。登门劝她改嫁的人越来越多,她只是低头嚼着口中不知吃了多少次的变硬变色的薇菜沉默不语。她想在漫长的等待中守住他,但周围艰辛百味的生活却毫不留情的击打着她的心。在无望的等待和绵长的流年里,她的心开始被一点一点的瓦解,被腐蚀,最终被击得千疮百孔。她是流着泪离开了这个有她最美好回忆和最痛苦回忆的地方的,她怕她真的会绝望,万劫不复。
现在的她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生活过得平淡琐碎乏味。她不敢想起他,那是她心里最痛的地方,一碰就止不住的疼。一个普通的冬夜,她一如既往的哄孩子睡觉、收拾屋子。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台铺满屋子里的地面,她独自倚在窗边,看窗外漫天飞舞的鹅毛般的雪花,忽然记起了那枝杨柳。她找出当年带过来的箱子,小心翼翼的从箱子底部拿出了那已皱缩变色的柳枝。她轻轻的将柳枝拂过头顶,想找回一丝最初的幸福。可没有,一点感觉都没有。柳枝从她手里滑落,她泪如泉涌,立在寒冷的屋外泣不成声。
千里之外的一个村庄里,长途跋涉满身落雪面容沧桑的他,站在早已荒芜无人居住的院子里,看着窗上早已陈旧褪色的喜字,心如刀割地仰天大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三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的确情意绵绵,慕少艾、伴良人、抚娇儿,无不情致纯真。
纯情之人方谱纯情诗篇,诗经纯美,因其多为平民庶士所创。他们的生活平静和满而少有大起大落,感情亦朴实而温柔,不过硕人其宽,静女其姝,一片素净的自然美好。
诗中动人的情感始于少男少女最初的心动。或许先是思慕少年的俨卷清扬,“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少女的颜如舜华,“日出皎兮,佼人僚兮”;尔后心长系之,愿长伴之,溯洄从之,而知君子的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女子的温婉有行、美言德音,更添倾慕。不论结果是流水无情“伤如之何”,还是两情相悦的“视尔如茨,贻我握椒”,那种单纯而不染铅华,惟因慕美而生的感情,都是很令人动容的。
恋情愈浓,便有了男婚女嫁,相敬如宾。此时原属恋人的情感,变为家庭之爱。古人极珍重家庭,而良人贤夫养家立业,家族幸福却更有赖贤妇操持。男子对所爱的佳偶托以家族重任,更显爱重。他希望妻子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其室家”,不仅有动人的美貌,还有使家人敬服之德;“有蕡其实,宜其家室”,为夫家添丁进口,使家族人丁兴旺,更应“其叶蓁蓁,宜其家人”,有使族人各得其所,使家族兴盛繁茂之贤。和美家庭是真挚情谊最安稳的归宿。
当家庭爱变为父母心,其情则越发恳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氏圣善,我无令言”。一旦小儿初生,孩子便成为父母生命新的意义。父母爱子至真至切,怜稚子“棘心夭夭”,寐兴夜寐地操劳,为保孩儿饱暖无虞;谆谆教诲,不辞劳苦,希望孩子长成后也可获得幸福,亦愿他德才荫庇家族,甚至梦想他成龙成凤,立于世间而可泽被世人……父母由于爱子,甚至会对所处之世更生出几分厚爱——孩子的出生使他们的心更为柔软,使他们更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也许这正是上古之世如斯安详和乐之本。
诗经之纯情,始终如一,打动的不止是当时身畔的爱人,也有千百年后的来人。打开诗经,人们会惊讶于其中的美好,而这般美好,却又只是从前自己眼中的生活琐事,何以如此动人呢?人们会扪心自问,是否平日对身边人的美处熟视无睹,以致同怦然心动擦肩而过;是否太过自私自我,漠视亲情,以致亲人相处也难亲近;是否太重事业上功成名就,关心子女太少,错失了本应那般美满的天伦之乐?也许,是时候返璞归真,回归那时的纯粹,认真和满足了。
纯情最是难能可贵。读罢诗经,后人不可泥于感叹,而当找寻自己初心中相似的纯真,以此善待恋人,善待家人,如初生赤子般,善待这个世界。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四篇
(一)斗志昂扬或厌世忧怨的象征
《小雅·采芑》是描写方叔南征荆蛮的诗,用“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来表现方叔检阅军队的盛况:战车排开整三千,战士持盾勤操练,击鼓咚咚号令传,士兵动作应鼓点。《小雅·六月》这首诗通过叙述周宣王北征的故事,称颂功臣尹吉甫的大家风范及出色的军事才干。其中“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二)美好或不幸、失败的爱情婚姻的象征
(三)贤或恶的象征
按魏源、王先谦等学者的说法,《邶风·凯风》应是七子孝母之诗。诗歌一方面歌颂母爱的伟大,另一方又表现了对母亲无以回报的自责之情。这是一首有名的子女表达对母亲孝顺心意的诗歌。诗中出现的“睍睆黄鸟,载好其音”中的“黄鸟”,象征着子孝的美德。又如《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中的“鹭”是长有白色羽毛的鸟。按清人姚际恒的说法,这首诗歌是周人对宋微子的赞美之词。宋微子外尊周主,内施仁德,颇受百姓爱戴。
那么“鹭”象征宋微子一类贤人。《秦风·黄鸟》是一首表述对贤人离去的惋惜悲怜之情的诗歌。据《史记·秦本纪》,该诗为秦人所作。诗作的背景是秦穆公离世,有一百多人殉葬,其中有秦国良臣子车奄息等人,诗歌开篇便以黄鸟的悲鸣之声兴起子车被殉之事,“交交黄鸟,止于棘”“交交黄鸟,止于桑”“交交黄鸟,止于楚”,整首诗体现了秦人对子车奄息这样的贤人良臣的无比痛惜及不舍之情。《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全诗以鹑鹊飞则相随,居则常匹的美好形象反衬一个道德败坏、卑鄙无耻的男性形象。《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中用“鹤”应指人才、贤人,诗歌意劝统治者人尽其才,唯才是举。
(四)奔波劳碌的象征
综上,鸟作为名物的一种,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在它们身上,凝集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诗经》中的鸟类众多,一些鸟名古今有变化,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贵族文人在《诗经》所著的年代都有较深的鸟意象情结,鸟意象可以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而美好善意、邪恶不幸、奔波劳碌等情感是《诗经》中的主流情感。各地风诗中鸟意象的表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诗人的主观依托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五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出自《诗经》中的《氓》。鸠,既斑鸠。古人认为斑鸠吃多了桑葚就会醉倒,所以在本诗中借斑鸠吃桑叶来比喻女子过度沉迷于爱情就会神魂颠倒、迷失自我。《氓》这首诗堪称是《诗经》三百篇中弃妇诗的代表作,在叙述手法与情感刻画上都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同样,它在思想认识上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本诗完整地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直至最后步入婚姻殿堂后又被无情抛弃的全过程。细读全诗,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的辛酸与苦楚、沉痛与反思。遥想当年,我风姿婀娜,那个貌似忠厚的你借着换丝的机会走进了我的生命。年少的我并没有看清你的本质,不能自拔地坠入了爱河,妄想着从此与你厮守一生。那时我多么庆幸,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成为你的妻子之后,我过着夙兴夜寐的生活,我奉献了全部,而你却变了心意,残忍地将我抛弃。红颜老去,我收获的只是厌弃而不是坚贞的爱情。绝望与无奈之下,我选择了离开,因为我还有最后的尊严。只是,我没有想到,回到娘家,我面对的不是温暖的关怀,而是兄长的嘲笑。
我就像那斑鸠一样,从贪婪地飞上桑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寂寞、凄苦的一生。一切,是那样的出乎意料。本以为桑叶之美会让我陶醉,只可惜,所有的幻想与期望都在顷刻间戛然而止、荡然无存。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选择了坚强、勇敢地去面对,我挥断了这份让自己痛苦不堪的情丝,开始了新的生活。只是在无数个夜深人静、怅然若失的'夜晚,我的脆弱和凄苦还是会像萧瑟的秋风一样席卷而来,唯有“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能书写我内心的落寞。我是勇敢、坚强、决绝的,正如汉代乐府民歌《有所思》中所言:“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① 其情感之浓烈沉痛与本诗颇有相似之处,可见,任凭岁月荏苒,时代变迁,古今事理如一,为往昔之情而痛的心情亦是如一。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爱情失败的女人,我亦是无限苍凉的。
旷远的天空、灵动的水面似乎是鸳鸯爱的天堂。当他们滑翔在自由的苍穹,整个天空都满载着浓浓的爱意。无爱的人开始向往着爱,有爱的人开始享受着爱,“只羡鸳鸯不羡仙”是他们心中的共同所想;当它们畅游在水面上,整个水面上散发的都是风韵迷人的气息。欣赏着它们在水中欢乐过后到岸上幸福而满足地抖落身上的水珠,观察着它们用橘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羽毛,是多么的优雅、高贵,不禁让人心生艳羡?虽然我们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飞上云霄、长生不老,但是我们更希望,在蓦然回首的时候,会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等着我们。而当我想起你的时候,我不再害怕漫漫的长夜,甚至无惧死亡的来临,因为有你牵着我的手走过人生的长河,甚至走过蔑视的人群。此生足矣!
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自然贴切,在入情入理中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以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为肇始,鸳鸯的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多用以表达永恒的爱情,为后世所普遍接受。直至现代,新婚夫妇也将鸳鸯绣在枕头上,暗喻两人将像成双成对的鸳鸯一样相爱一生、永不分离。那雌雄相依的鸳鸯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光辉写照,是“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刻骨承诺。将鸳鸯绣在枕头上是夫妻信义、彼此忠贞的象征。当我们的头枕在鸳鸯上,我们的内心就如同加上了一道无形的禁咒,千丝万缕、抵死缠绵。我会一直坚守心中这份皎洁的爱,不管星月沉沦,都屹立不倒、永不低落。看到鸳鸯,仿佛就看到了爱情既朴素而又迷人的真谛――那是美好的向往,更是深切的期望:愿爱情唯美浪漫,惊艳岁月,温暖时光;愿爱情细水长流般天长地久。
由此可以看出,鸟类在中国文学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作为大自然的精灵,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让大自然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这个原本绮丽的世界更加迷人、多情。而从鸟类走入《诗经》的那一刻起,鸟类与文学的这份不解之缘就注定了永无终结之日。在后世的文学中,鸟类不断地丰富着文学,而文学也以其深厚的底蕴赋予着鸟类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以《诗经》为起源,鸟类意象既在深化着一种完整,将爱之情深意切展现到纯粹;同时也在强化着一种缺憾,将爱之悲惋凄清演绎到极致。因此,当《诗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其中的爱情诗篇就宛如一件色彩丰富、技术精湛的艺术品,越是细细琢磨越是能体会到其中的高妙。正如胡应麟所讲:“男女精,万物化生,人道之本也。太初始判,未有男女,孰为精乎?天地之气也。……周之国风、汉之乐府,皆天地元声。”②而在《诗经》中的男女爱情诗歌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借助鸟类起兴从而隐喻爱情。鸟类之爱的甜蜜、忠贞引来了人类无数恬美纯净目光的追随,鸟类天然的情感本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潜藏于人类灵魂深处哀婉缠绵的情感;与此同时,借助鸟类寄托的现实世界的情感状态和强劲有力的诗风鼓舞和感动了无数的后人。
参考文献:
[1] 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4]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六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你好,咱们交个朋友吧!”于蒹葭伸出了小手,开心地对复白露说。
“好呀好呀,那么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啦!”复白露也伸出了肉嘟嘟的小手,天真烂漫地说道。
刚入校时,于蒹葭的成绩并不怎么好,特别是诗经那几段她总是背不过去,但是她的人缘十分广阔,特别是复白露,天天放学后留下来陪她背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因为有了复白露的帮助,于蒹葭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虽然其他的学科分数都很好,但她还是背不会诗经那几段,于是她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就像一只迷途的小鹿,在森林里找不到自己的道路。
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于蒹葭和复白露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一个黑影冷不丁闪过,“我的包!”于蒹葭大喊着,双脚却如灌了铅一般沉重,而复白露则如箭般飞去,把那个人一拳打倒在地,随而轻之易举地将其制服,把包夺了回来,她们又欢快地走着,于蒹葭一脸好奇,问:“你以前学过空手道吗?”复白露脸色微白,捂着胸口淡淡地说:“我学过一点点自卫的招数,没想到竟然还能派的上用场。”于蒹葭注意到了她的话里面有一丝虚弱,也就关心了一下,没有怎么再问问题了。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又过了几年,她们被不同的学校录取了,刚开始还有所联系,但是由于学业越来越繁忙,两校距离又远,所以她们后来也就很少再联系了,直到那一天……
“嘟嘟。”于蒹葭的手机来了一条短信,她一看,“是复白露的!”她有些惊喜地说。她有一丝不祥的预感,终于熬过了放学,她连短信内容也没有看,就匆忙地赶到了复白露家,却看到了沉默的黑白色……
“复白露!?”她有些疑惑地大叫道,然后不停地摇着头安慰自己说:“不是复白露,肯定不是复白露,肯定不是……”复白露的妈妈强忍住了丧女之痛,抽抽噎噎着对于蒹葭说:“是复白露,她在昨天……”复白露的妈妈哽咽着,眼角处微微闪烁着难以察觉的泪花。于蒹葭扑在了复白露的面前,凝视她安详的面庞,曾经几年相处的美好时光在眼前一幕幕闪过,缓缓地回头对复白露的妈妈说:“请让我为她唱首歌吧。”“……”复白露的妈妈默默地点了点头。于蒹葭慢慢地站了起来,注视着这个曾经的好朋友,朝着复白露低沉地吟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在于蒹葭的歌声之中,旁边的人都泣不成声,复白露的妈妈也泪流成河。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七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位走出诗经的就是这么一位又美丽又贤慧的的女子!别说当时爱她的心上人为她为她而相思苦,左一个寤寐求之。右一个辗转反侧。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客为之动情!多少恋人为之高唱!可见此女子魅力如此之大!我想吸引人的有她的美状,更有她的美心,还有的就是爱她的人那淋漓尽致的深情。让她的美丽和贤慧有了价值!几千年后的我走在这华的都市,左边一群靓女,右边一串帅哥。靓女们手化着新妆,穿着时装;。帅哥们守着游戏,哼着流行。清清的小河也许还在,可清清女子在哪?现在也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可最美的还是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真不知诗经里有多少可望而不可求的窈窕淑女,也不知那个生产力还如此落后,又是奴隶社会的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怎么会有如此多君子!且每一位君子眼里只有他的伊人:“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今天,就如一首歌所唱:“谁为谁而美丽,谁又为谁痴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的女子对其爱人也是非常忘情的:“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这样思君念君的诗歌还有许多。那时没是没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女子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的文化,但是她们却用那颗真诚之心唱出了爱的心声!爱的作品更是无人可比!今天我们发着短信,上着QQ。可是我们有多少真情在里面,又有多少真爱会让我们思念会成灾?“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芸芸众生能有几个!既是你我是,人家也会笑你傻瓜,说你有病。而那个时代那些女子,她们就爱的真!思的切!达尔文老先生说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可那个科学家能告诉我人的感情也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至少诗经的女子在向我们唱着反对的歌。几千年前她们就知如何对待爱情,那就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现在我们妇女开始反对家庭暴力。可不知二三千年前的姐妹已经做出了行动。虽然她们那时没有妇联可帮忙,也没有什么法律可利用。可她们用她们的心,她们带泪的歌,在对暴力的控诉。你听:“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那一字那一句不是有力的,憾人的!
我想诗经没有女子的心,没有女子的歌唱,孔子如何努力也不会有如此力。这些小女子不仅美了诗经,更美了爱情,你看那“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明星皙皙。”这些走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情人爱的多么有诗有意!
《道德经》让我们知道老子神乎其神的“道”,悄悄走来的《诗经》小女子,却唱出了如“道”般的爱情!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八篇
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柳暗花明的便是先秦那淳朴的民风;踏过千年的滚滚红尘,源头处便是《诗经》那闪耀着的华夏文明。《诗经》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不自觉地打开了那千年古卷,诵读《诗经》中的文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短短几行简短的文字中,却把一幅温婉女子在水中央,谦谦君子倾慕追求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看到了男子心中的激动羞涩,女子心中的芳心萌动,仿佛马上就要像河中结伴关雎鸟那样比翼双飞。短短几行文字,让我恨不得立马穿越时空去寻找这对美好男女,目睹这样的画面。
《诗经》的两大核心主题就是情人之爱和家国之爱,而我读《诗经》中最震撼的是家国之爱。
《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予,与子同仇!》从字里行间都流露出那同仇敌忾的经过千锤百炼的铮铮铁骨豪情,那不畏生死的嗜血屠狼的英勇无畏与大义凛然。短短几字便给了我超过百倍的冲击力,让我不禁赞叹人们是多么伟大——那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复杂情感,已完全诉诸于方寸纸页之间。
都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就是一部集华夏五千年文明于一体的文学巨著,在我读《诗经》的过程中给了我美好、震撼等多个影响,让我爱上了《诗经》。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九篇
听,我们吟咏诗经。在口中吟唱,在心头感悟。在这一场去往诗经世界的旅途中,一路走走停停,便有了新的理解。渐渐的,发现了现代人迷失的诗意与情怀,一去不复反了。
听,我们吟咏诗经的声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千古流传的名句在耳畔回荡。我仿佛看到一个美丽少女即将出嫁。就像桃花一样,绚烂多姿。但是一个女子,只有美丽的的外表是不够的。正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一个淑女,还需有高尚的品质,把整个家庭老老小小,安排得井然有序,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还有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子孙满堂,家中人丁兴旺。
而如今的现代,我们对美有了不同的认知。现在夸女孩儿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只是看颜值是否好看。而不是像古代那样的淑女,文静大方,才华横溢,温柔体贴,勤俭持家,散发着一股由内而外的美。这种美是本质的美。是内心的美。在现代,我们已经缺失了这种审美。但我们在诗经中找到了美。
听,我们吟咏诗经的声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一位忧郁的少女,脸上摆满了心事。心中心系着那心爱的君子。她日日夜夜的思念,就为得到那君子的来信。但是一次约会,君子爽约了。少女虽心中百般不平,有些怨恨,但还是不失礼节,不露出不雅的一面。她只是把这份纯粹的爱意装在心里,藏在心底。为了他,整日守在城楼外的站台,等着他的归来,独自徘徊。她不怕遇不见他。她不怕没有结果。因为她从来也没有放弃这份真挚的爱情。
而如今的现代。再也没有这种纯粹真挚的爱情了。就算是有,也寥寥无几,为数不多呀!这种美好的爱情不是甜言蜜语,而是用真心加以行动,用心追求美好的爱情。
听,我们吟咏诗经的声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位正直端庄的君子,才配得上善良,勤劳,心灵手巧,才华横溢的淑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君子看见美丽的少女在水边采着荇菜,更加心动。因为女子的勤劳品质,使君子更加竭力的追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就是因为女子的优秀品质与纯净的内心,使君子发奋图强,力求更优秀,以配得上自己心爱的女子。
而如今的现代,看不到古人追求美好事物的努力。古人将自己变得更优秀,通过改变自己来追求美好。他们的这种坚持在现代好像也缺失了。君子一心一意坚持,始终保留着这份美好的爱恋。
诗经中有太多的美为我们所发现。但往往在现代社会都已经缺失了。幸运的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吟诵着几千年前的诗句,体会着他们的生活,向往着他们的美好,找到了现代人迷失的诗意与情怀!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篇
《诗经》里草木鸟兽引起的诗人感发,大多具有随机性,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以雉起兴的时候,往往就跟爱情、婚姻有关。跟黄鸟一样,雉或许也是先民们最注意的一种鸟儿,《诗经》里有六首诗提到了它,其中四首与爱情直接相关:“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邶风,雄雉》)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雄雉鼓翼飞鸣,多么自由自在,而我所牵挂的你却在外面奔波,自讨苦吃。这是女子思念在外丈夫的诗;“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鸡求其牡……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邶风·匏有苦叶》)诗中的鷕(音“咬”)形容雉的叫声,诗人以女子的口吻说河水涨了,雌雉在鸣,它是在求雄鸟呀,你若想娶我,赶紧趁冰未封河过来吧。“雉鸣求其牡”就是这么直白坦率;“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小雅·小弁》)雊(音“够”)即雉的鸣声,这里也是说的雉鸣是为求偶;“依彼平林,有集维鹃。辰彼硕女,令德睬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小雅·车辖》)这首诗描写了一名男子前往娶亲时的欢快心情,途中他见到漂亮的白冠长尾雉停栖在树林里,马上联想到美丽的淑女让人爱不够。
雉是《诗经》里名副其实的爱情鸟,而且人气指数排名第一。大家可能会说排名第一的应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雎鸠,没错,雎鸠也是著名的爱情鸟,但它的出名更多地是因为《关雎》一诗是《诗经》首篇的缘故。《诗经》里的爱情鸟还包括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前一首以羽色华美且相互恩爱的鸳鸯起兴,祝福君子新婚快乐、幸福永远;第二首同样以鸳鸯起兴,却是反其意而用之,是说的一名女子怨恨“二三其德”的丈夫把她抛弃。
凤翔高岗续传奇
《诗经》中只有一种鸟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传说中的神鸟凤凰。“凤凰于飞,翙烟其羽,亦集爱止……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雅·卷阿》)诗中的翙翙是指振翅而飞之声,蔼蔼即众多,此诗以凤凰高翔起兴,为咏唱周王得众多贤才相助的“颂王”之作,其“高岗朝阳,梧桐生焉,凤凰飞鸣,直达于天”的描述形象鲜明、气势壮美。此后,梧桐凤凰遂成固定搭配沿用至今。古诗里的相关词句可谓比比皆是:“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唐·李商隐《丹丘》)、“愿闻四海销兵甲,早种梧桐待凤凰。”(明·刘基《普济寺遣怀》)、“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清·郑板桥《咏梧桐》),等等。其实,《诗经》其本身正如鸣于高岗、上傅于天的华丽凤凰,给中国古典文学乃至我们的文化传统带来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人与大地浑然无间,草木鸟兽皆易触动情怀、发声为歌、天然成诗,正如几位重量级人物所言:“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中国古典诗歌是以兴发感动为其主要特质的。”(叶嘉莹·《说诗讲稿》)自古及今,多少诗篇,多少诗歌理论,都是在向《诗经》致敬。台湾陈冠学先生的《田园之秋》虽为散文,实乃诗篇,深夜揽卷细品,先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然对乡土的深情,有时竟会让人流泪。先生的文字,也是“发自于泥土的歌声”。如果要说陈冠学先生与两千多年前的诗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应该是他强烈地感觉到现代人与大地“隔膜”得太厉害了,他意图通过自己的文字唤起人们对自然、乡土的关心与热爱。
来源:团结报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一篇
在寒假,我读了《国学·诗经》这本书,使我深受感触。再次翻开,“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几个字引入我的眼帘。其中,就数第四单元——家国篇给我的感触最深,不仅歌颂了劳动人民炽热的家国情怀、人间真情,还写出了远在他乡之人的思乡之情。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这句话的意思是:燕子燕子飞呀飞,忽上忽下叫声悲。姑娘就要出嫁了,远送姑娘到南边。遥望不见姑娘影,心里悲伤柔肠断。写出了兄长对妹妹的不舍得,由此也看出了家人的重要。我闭上眼睛,回想着书中的内容,可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家。我的家,可是一个温暖而又和谐的大家庭。爸爸善良、厚道也从未对我发脾气,每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爸爸会耐心的给我讲题,不厌其烦的说着,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听会了为止。妈妈更是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为我做可口的饭菜……当我在外面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父母亲会为我排忧解难。是他们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懂得了成长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即使是再和谐的家庭,也不可能没有争吵,就在寒假的一天,我不想写寒假作业,正在玩电脑,妈妈就开口说:“别玩了,快去写作业吧!”我不甘心的把嘴一撇,极不情愿地答道:“知道了”嘴上这么说,眼睛和身体从未离开过电脑,10多分钟过去了,妈妈看我还没有停止玩电脑,便生气地喊道:“快去写作业!不许玩电脑!”我只好慢悠悠的转身,妈妈看我动作慢,就一下拔掉了电脑插头。我当时也不情愿,看到这就更生气了,便把头一扭,气冲冲的去了卧室,把门用力的关上,门被弄得叮当响,我写完作业后无事可做,翻开了寒假读物《国学·诗经》看到了家国篇中远在他乡之人的思想情怀,不由得感到愧疚,我现在和父母在一起,他们对我这麽好,我却还不知足,还与他们发脾气,我真不该呀!要是我长时间不见父母的话,还会这么对他们吗?想到这儿,我便跑过去对妈妈说了声:“妈妈,对不起!”妈妈笑着说:“没什么事,我也有不对,不该鲁莽。”我们都一起笑了起来,妈妈的笑容是那么美丽,温和,里面包含着对我的赞扬,笑声久久回荡着,回荡着……
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长而精彩的人生插曲。它承受着我们的一切。当我们内心受到创伤,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必伤心,因为家成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知己。家,是属于我的,唯一的避风港!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二篇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美哉诗经05-30
诗经读后感03-27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三篇
有一种美清水出芙蓉,那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长歌。水天一色,在苍苍蒹葭中,我们看见了忽隐忽现高洁美丽而又可亲可爱的“伊人”;山野林地,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伛偻的脊背上迸发出的“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的悲怆;鼓角齐鸣,猎猎风中,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血誓。寻声于庙堂神社前的重章叠句,踯躅于深宫飞檐下的回环往复。无论粗犷,还是细腻;无论仰天长啸,还是浅酌低吟,听来的都是那样质朴、真切、灵动、纯粹、清透。芬芳得如四月的花海,辉煌得如九月的大地。这,便是诗经。
有一种美永远挺拔,那是矗立在在民族血脉上的参天大树。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在悠长的岁月里,我们不知姓氏的先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初涉爱河的青年,被丈夫抛弃的怨妇,盛大宴会的典礼,宫廷宗庙的祭祀,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他们汇集在这里,成就了一幅浩荡恢宏的历史画卷。
历史的风吹过关中走廊,吹过中原沃野,吹散了人间的浮华,吹散了尘世的喧嚣,却吹不走那遗世独立的风、雅、颂,赋、比、兴。三千多年潮涨潮落,不变的还是那蓬勃着生命活力的丰富深沉,豪放缠绵,端庄典雅,音韵缭绕,单纯真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千古经典,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如此真切地属于一个人,又如此博大地属于每一个人。
这不胜枚举难以言传的美啊。思无邪之美、爱情之美、美人之美、歌唱之美、意境之美、现实之美和浪漫之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所有关于美的词汇,在诗经你最动人的容颜前也显得苍白。
我们欣赏靓女,就会想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飘飞的芦苇丛中,水气氤氲里,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影影绰绰,美妙无比。
我们赞美俊男,就该是“孔武有力,邦之司直”,高大英武有力的君子,为我们国家保障公平主持正义,谁见了能忘怀?
来吧,让我们循着先民的天籁之音,穿越历史的时空,大胆唱出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灼灼其华的赞美。
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去寻觅,去追踪,去唱响我们心中永远的歌。
哦,最美不过诗经!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四篇
这两节课关于《诗经》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爱情”。
首先关于爱情的男女双方都必须有“资格”,这里的“资格”不是指钱财和势力,而是指双方的能力和品质。在《诗经》的人,他们大多都是淑女、君子之类有品行的人,而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纯真的,没有心机的,令人向往的。
作为君子,他面对心仪的女子,要做到“坚持、尊重、雅趣”三点,面对女子的不理睬时,他要坚持,尽管女子的地理位置在不断的变化,尽管在追求女子的过程中的道理艰难曲折,尽管女子迟迟没有回应,但他都在执着着,继续努力着,永不放弃。其次,我想尊重一个人是很重要的。在古代一个男人三妻四妾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女子处于一种卑微的地位,并不是所有女子都像李清照般洒脱,她们大多数都活的没有尊严,受尽了别人的鄙夷,由此一个男人对女人的尊重,在那个时代是很可贵的,它体现了一位男子的教育和品行。男子对淑女是日夜想,时刻想,可他并未去打扰人家的生活,正如俗话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这名君子对女子的喜爱是克制,他愿意一个人在深夜中翻来覆去,想要给对方一份自由和宁静,这儿体现了他对女子的尊重以及满心的爱意。最后是雅趣,男子无时不刻在幻想和淑女今后的生活,他想与她一起弹琴鼓瑟,而并非直接敲锣打鼓的把人家吓得半死,他希望用歌词中的甜言蜜语向女子告白,即使被拒,也不会尴尬,依然可以继续追求。男子除了这些外,还应当有心境和胸怀,对爱情的专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态度,并且不断的改变提高自己,不畏艰难,“优秀是通往爱情的通行证”。
说完君子,再谈淑女。作为一个淑女对待爱情应当谨慎、理性,面对男孩子追求时,不要因为受宠若惊就直接答应下来,对于另一半,你必须有一个择偶的标准,并坚持自己的原则,找到一个真正对的人,而不是日日后悔。女子的心地要善良,如果对方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类
型,那就与其保持距离或直接拒绝人家,不要浪费他人与自己的感情。
女孩子要保持的是一份矜持,坚守一份贞洁,拥有善良的本性,温厚的天性,开阔的胸襟,对待男子如火如荼追求时,具有的是不卑不亢的态度和敢于拒绝的勇气。真正的爱情所具有的是让双方彼此变得更好的力量,而不是彼此浪费双方的时间,所谓爱情是令彼此前进的信仰,而美丽的淑女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关于诗经中鸟的作文 第十五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1-2]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成书过程
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xxx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公元前770年)以后。
- 上一篇:书我最爱作文(优秀6篇)
- 下一篇:感谢你作文450字小学(优秀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