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优秀6篇)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一篇

我的家乡是潮洲,那儿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湘子桥。

湘子桥又名广济桥,原名济洲桥,位于广东省潮洲海阳县,跨过韩江,始建于宋代(公元1131~1173年),比泸沟桥还早呢!湘子桥的类型属于古代桥梁,梁桥,间之梁桥。它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湘子桥初为浮船,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后经历代太守修建,筑建桥墩,改名“丁公桥”、“济川桥”。至明代,逐渐筑成“十八梭船甘四洲”,更名为“广济桥”。清雍正二年,于西桥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放置二只铁生牛,道光甘二年,东墩铁生牛坠入江中。湘子桥一度成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关于湘子桥,还有一首诗:

潮洲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一只生年一只溜。

到了1958年潮洲政府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行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加宽扩建,原7米的桥面作为车行道,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

湘子桥历史悠久,欢迎大家到潮洲湘子桥观光!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二篇

在潮州,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广济桥,又叫湘子桥,横跨在翻着滚滚波涛的韩江上。

湘子桥非常雄伟,大约七米多宽,两旁走人,中间行车,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切成,像浮萍一样漂在水面上。

湘子桥不仅雄伟,而且坚固,有些时候,我回家乡,会遇上狂风大雨,无论是浪花的拍打,还是雨水的点滴,它都不会销毁,这点毅力,值得我学习。

湘子桥非常精美,上面托着一个个精美的小亭子,远远望去,像大桥上托着一个个可爱的小房子,配上后面那美丽的金山,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风景如画、壮丽迷人· · · · · ·

每当我往返家乡潮州的时候,会经过湘子桥,每当我眺望湘子桥的时候,总会为它的精细美观而叹息· · · · · ·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三篇

说到扬州,我的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那些各具特色的桥。这些桥有的苍劲有力,宛如钢铁巨龙;有的气势恢宏,好像巍峨的城堡;有的传奇浪漫,身披神秘的色彩;有的别具一格,富有艺术气息。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扬州大桥、万福大桥、二十四桥和五亭桥了。

扬州大桥建于1959年,全长194米。1982年改造时在桥面上增加了钢桁架结构,大大提高了大桥的荷载能力。同时,桥面上纵横交错的钢梁让扬州大桥显得更加刚劲有力。

万福大桥横跨在廖家沟之上,桥身分两层,上层走车,下层走人。桥的左右两端建有高大仿古的塔楼,车辆从塔楼下川流而过,仿佛穿越回到古代,正浏览着一座雄伟的城池;而桥体的玻璃钢架结构又充满了现代气息,让人不禁迷惑自己究竟身处何地。

二十四桥,身披神秘面纱的二十四桥,至今仍被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说二十四就是二十四座桥。相传,隋炀帝坐船来扬州游玩时见到一座桥,因当时船上有23个妃子,其中有一个妃子怀孕了,故将桥取名为“二十四桥”。现在,二十四桥位于瘦西湖景区内,长24米,宽米,24根汉白玉栏杆,台阶24级,处处与24相对应,整座桥看起来小巧秀丽、古色古香。

五亭桥也位于瘦西湖内,它是扬州最著名、最具有艺术气息的桥,享有“中国最美的桥”的美誉。五亭桥上建有五座黄瓦朱柱的亭子,从顶上看,宛如一朵朵冉冉出水的金莲,所以它还有“莲花桥”之称。桥下大大小小的桥洞,共计15个,分别镶嵌在青石彻成的桥身上,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整座桥极富艺术气息。它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的象征。

扬州因桥而天下闻名,扬州的桥因各具特色而驰名中外。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四篇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了允元建造的规模最大、功绩最着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

绍熙五年门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生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

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铁牛一只溜”。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五篇

关于桥的作文400字 小桥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村庄。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炫耀着自己柔软的长发,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小溪的宽约五六米,但它是孩子们玩耍,小鸭们嬉水,妇女们捣衣的好地方一群小孩欢快地奔到溪边,用小石子扔向小鸭,小鸭吓得“嘎嘎嘎”地直唱歌。小孩的嬉戏声,妇女的捣衣声,小鸭的尖叫声,小溪的流水声,汇成了一曲欢快的农家交响乐。溪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当水鸟站在他的腰上歌唱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喜欢把折好的纸船丢在桥下,让它们承载着我美好的梦想,一路向前,漂向远方。

小桥虽然没有高大伟岸的雄姿,但在我心中十分亲切。

每当秋天果子成熟时,人们欢天喜地满怀希望地将果子运到城里。每当地里的粮食成熟时,农民伯伯哼着小曲,踏着小桥,把丰收的粮食运回家。大家一刻不停地在小桥上穿梭。小桥默默无闻、十分认真地弓着身躯,让人们踏着它的脊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桥从没一句怨言,无私奉献着。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小桥。

游记作文潮洲湘子桥300字 第六篇

大家知道什么会潮起潮落吧?是大海。可是我们也玩了一个“真人版”的“潮起潮落”。

一节课上,老师莫名其妙地让我们8个小组选出两个人来上台。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个个面面相觑,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我和陈铃武上去了,老师让我们同组的同学胳膊肘挽胳膊肘,背靠背。我终于想出了个眉目:老师大概让我们这样把同学背在背上吧!

可是我想错了,老师没让我们这样,而是让我们坐在地上,难道这是要我们不用手从地上坐起来?如果真是这样,可是有一点点难。不怕自己摔疼了,就怕自己的队友不配合。

这回我猜对了。果真,老师让我们不用手站起来,心急的陈铃武拼命要起来。我悄悄地对他说:“我说一二三,我们两一起起来。”

他同意了,可是当我喊完一二三用力时,他却不动了。我看见第一小组的两个人早起来了,于是使尽了力气,把他抬起来一点,让他好有时间把身子蹲着,可是他没有把身子蹲着。我只好再用力,这回,他终于反应过来了,和我一起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起来了,幸亏还有个组没起来,否则真的成了个天经地义的倒数第一。老话的确说得没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四人一组的“潮起潮落”。

我们一组的四个男生齐上阵,像一个大大的肉球似的围成一圈,当老师说准备时,我对徐川益、陈铃武和孙汉霖说:“我说一二三,我们就一起用力。”他们点了点头,答应了。

老师突然喊了一声:“开始!”我们组的陈铃武又不听我的“一二三”了。但这回,他没有“死机”而是拼命向上站。我们只好随他一起站了起来。

从这游戏中,我知道了团结的力量虽大,但绝对不能有一个人掉链子。